2020-10-20 11:35:18
蒲江丑柑
蒲江丑柑是四川成都蒲江的特產。丑柑,學名“不知火”,又稱“凸頂柑”,“丑桔”,“丑八怪”等叫法。是由日本農水省園藝實驗場于1972年以清見與中野3號椪柑雜交育成。最早于2000年引入四川省蒲江縣種植[1] ,2003年蒲江縣完成了不知火單株掛果5公斤以上,最高達15公斤,僅2003年前來蒲江參觀學習人員就有1000余人次。其后四川省的金堂丹棱等縣也逐步引進,另四川內江,重慶,云南,江西,湖南,浙江等地也有部分種植。
蒲江獼猴桃
蒲江縣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,成都平原東北緣,介于東經103°19至103°41ˊ和北緯30°05至30°20ˊ之間,幅員面積583平方公里??h境邊疆貌次要為平原、淺丘、深丘和低山地,平均海拔高度534米,最高1022米,最低465米,天然生態植被良好,森林籠罩率達49.16%,享有“成都花園、綠色蒲江”之佳譽,是省級生態縣、國家級生態示范區。蒲江屬亞寒帶季風性潮濕氣象,冬無嚴寒,夏無嚴冬,氣象平和,雨量充沛,土壤以黃壤
蒲江米花糖
米花糖是蒲江縣的名特產品,官方俗稱‘谷花’。傳在清代咸歉年間即有制造,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。蒲江亦被人們譽為“中國米花糖之鄉”。蒲江米花糖,以其色澤清白、苦澀酥脆、爽口化渣、食后有稻谷清香余味等特點,深受人民大眾青眼,是游覽、休閑、饋贈親朋好友的現實食品。在今天,蒲江米花糖以“川蒲牌”米花糖系列和“蜀蒲牌”米花糖系列產品為主,發展出米花糖、蛋苕酥、脆脆娃薯片、黑米酥、玉米派、玉米皇、黑米皇等多個品種,其中“川蒲牌”
蒲江雜柑
蒲江縣位于成都平原東北部,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、農業標準化消費示范縣,中國優質雜交柑桔消費基地。全縣有優質柑桔基地20多萬畝,年產優質果品30多萬噸。次要品種有臍橙、早中熟蜜柑、椪柑、王官溪蜜柚,以及優質雜交柑桔天草、不知火、壽柑、春見、清見等,當年八月至次年六月均有鮮果供應。其中,蒲早2號蜜柑曾獲農業部金獎,蒲江雜柑素有“中華名果”之佳譽。從2009年開端,蒲江每年春季均展開“橘子紅了”農村游覽流動,約請各方賓客到蒲
肥腸火鍋
肥腸火鍋 肥腸火鍋為川味傳統火鍋之一,成品色澤棕紅,肥腸軟粑入味,香味濃烈迷人。烹制法:熬、煮。大腸用鹽和醋等重復揉搓,用水間斷翻洗至無黏液、色調發白無異味時,放入開水鍋中發水撈出,再用溫水洗兩資后切成節。鍋內菜油燒至四成熱時,下午辣椒略炒后撈出。鍋內再下牛油?;i油燒至五成熱時,下剁細的豆瓣炒香,再下姜、蔥、摻鮮湯燒開,放香料包。豆豉茸、醪糟汁、鹽。冰糖熬制,放大腸段熬15分鐘,再下干辣椒?;ń钒?0分鐘,打去浮沫
白菜豆腐乳
白菜豆腐乳,為蒲江的又一名特產品。據蒲江縣志記錄:早在清朝光緒年間,蒲江官方就有普遍制造白菜豆腐乳的歷史傳統。蒲江白菜豆腐乳,選用當地的優質綠色生態大豆、白菜和清清井水經石磨等傳統工藝精制而成,每塊紅豆腐外層用特地腌制的白菜葉包裹,豈但突出了腌制白菜的鮮美味道,而且具備獨特的辛辣滋味,鮮辣融為一體,兼有腐乳和腌菜的特色,表面色澤紅亮,細嫩油潤,心田呈杏黃色,打開味香醇厚,品之酥軟可口、細膩無渣,麻、辣、咸、香五味調和
鐘水餃
#p#分頁題目#e#“鐘水餃”是四川水餃的代表,初創于成都荔枝巷鐘少伯開的“協森茂”。因為餃子皮薄、料精、餡嫩、味鮮,為其它同行不迭,遂打出“荔枝巷鐘水餃”的招牌,沿用至今,蜚聲遠揚。( 成都) 鐘水餃始于1896年鐘燮林的開創,原來在成都的荔枝巷開店,又叫“荔枝巷水餃”。起初才從荔枝巷遷到現在所在的提督街?,F今的鐘水餃,除了傳統的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,又添加了三鮮水餃,海味水餃,蒸餃等40多個品種。 值得一提的是蒸餃,竹雪的
牛王廟怪味面
號稱成都第一面 - 牛王廟怪味面,是采用多種調料烹制成的湯底,麻辣鮮香,有多種說不進去的香味而得名,不大的鋪子,每天聽說要賣出三千斤面條,十分的夸張。主人能夠抉擇不同的口味多試試,那里還有的是雪豆蹄花,湯汁銀白,營養豐富,加上紅油的沾碟,非常的開胃。
蒲江柑橘
蒲江,有著“中華名果”的佳譽。得益于人造氧吧的滋養,這里盛產柑桔、葡萄、獼猴桃、櫻桃,一年四季鮮果一直。且不必說那又大又甜又脆的蜜柚,也不必說那瑪瑙般水靈欲滴的紅櫻桃,在春天的蒲江,最新穎的水果莫過于口味純正、苦澀可口,令人垂涎三尺的天草、青見、不知火等雜柑新品種。在春光中,盡情享用陽光、美景的同時,吃上黃澄澄的蒲江柑橘,那真是怎一個“爽”字了得。
葉肥腸
地址:公園壩,其特征為肥腸火鍋、雞火鍋。
特征燒雞
地址:桫欏路,其特征為紅燒火鍋雞,肉豆花。
海會寺白菜豆腐乳
海會寺白菜豆腐乳是四川省成都市的傳統名特產品,由四川蒲江縣人羅克之于1932年創制,是把戲腐乳辣味型的一個特殊品種,每塊腐乳的外層用特地腌制的白菜葉包裹,豈但突出了腌制白菜的鮮美味道,而且具備獨特的辛辣滋味,鮮辣融為一體,兼有腐乳和腌菜的特色,外觀紅褐油潤,心田呈杏黃色,以其酥軟可口、細膩無渣及麻、辣、鮮、香五味調和而著稱。